`
1000copy
  • 浏览: 72215 次
  • 性别: Icon_minigender_1
  • 来自: 成都
文章分类
社区版块
存档分类
最新评论

成都软件技术沙龙一年总结

阅读更多

似乎一念之间,成都软件技术沙龙已经一年了。

2008年11月,和微软公司接上了沙龙的头。微软DPE部门和我公司做了两年的合作,我们 和DPE的员工一直有接触,彼此也比较信任。他们希望我来牵头做成都dotnet俱乐部——这个工作既符合我对找到讲师和主题的愿望,也是一个开放眼界, 开拓思路,结交朋友的机会,就欣然答应了下来。

尽管如此,多多少少是有些不安的成分。首先,大家的聚会时采用讲课为主,还是聚会为主?其次是比较开放的方式获得人气,还是在一个相对高端的方式聚集高级人才?大家会不会到了一起,却缺乏主题?还有费用如何筹集?

通 过大家的碰撞和多次的交流,这一点来的做法和最初的选择比较接近,就是以聚会为主,以讲课为辅;以邀请的方式来建立高端人才的沟通。至于主题,基本上是不 必要的担心了。既然都是比较高端的人才,大家到一起总是有很多的主题的。记得第一次,我们找到通过一个会员找到了天府软件园的一个办公室,担心事前的部分 会员的主题落空,我自己准备了3个主题,就是说,即便大家的主题落空了,我一个人也可以支持下去。但是,第一次的效果就很不错,大家的主题都基本上落实 了。我还记得那次,我讲了一个UML主题,一个会员讲了subersion和版本管理工具的主题,还有一个是关于如何创建软件工厂的主题。大家尽欢而散。

为 了打造一个长效的机制,让大家明确知道我们的目标和方法是非常重要的。从组织结构角度看,我草拟了章程,赢得了大家的支持。在组织俱乐部方面,我对美国开 国元勋的富兰克林的方法非常推崇,他在美国建国之前创建的讲读会,非常强调章程和人数的控制。人员不过12人。确实有很多的优秀人士怎么办?组织分会,保 证每个分会人数不过12人,全部采用邀请制,并不接受个人申请。通过这样方式,保证会员的质量,也因为人数不多,大家可以做更加透彻的沟通,不但在学识上 彼此促进,也能够有机会成为朋友。

对于这样的观点,我是非常赞赏的。因此,在这个沙龙里面,我几乎照搬了富兰克林的做法。首先创建了章 程,宗旨——我们服务于谁,我们如何扩大影响,大家都被期望做什么?章程回答了这些问题。然后通过种种接触渠道,反复强调了这些想法。赢得期初创建人共5 人的一致支持。其次关于具体的人数,考虑到IT行业加班比较多,大家也难免会有这样那样的事情,我们把总人数控制在30人以内,每次能够来一半,就差不多 12人的样子,这样讨论的效果更好,人数也容易保证。逐步的通过邀请制把会员扩大到30人的规模。

实际的组织情况是这样——我们并且举行了13次活动,费用AA。一个月多则2次,少则一次。每次都会来10人左右,少的7人,最多的一次15人。大家在这个过程中,激发了很多的想法,彼此为其他人带来机会,比如招聘,培训,培训场地支持,信息支持,交换看法等。


我也把内部沟通做了一个分类:

1. 新闻类,广度方面,知道就行,不要求马上能用。比如scrum项目管理。对于这样的培训,主要目的在于普及和推广,不在于马上就用。作为听课的人,也不必 想到这个我用不上,就不必听了;那个搞不起来,也不必参加了;适当的做行业的知识普及是必要的。IT行业术语多,变化快,如果隔了一段时间不去了解,很快 就会发现和同道中人说不到一块去了,这也是一个麻烦事。从管理组织上看,要控制时间,毕竟这是普及的东西,如果40分钟讲解不明白,那么给他1个半小时同 样将不清楚。对讲师而言,从5W1H分析(What,Why,When,Where,Who,How ),重点在于讲清楚5W,而1H可以放一放。确实大家有兴趣,在深入讲1H更好;从这个意义上说,新闻类培训,也是发现培训需求的好方法。

2. 讲师问题驱动型。讲师不给方案,但是提问题。这样做听起来不太受控,但是效果很不错的。比如我们沙龙的一次沟通,有一个会员做了一个的管理培训,其实是管 理问题的大暴露——他给出一堆的问题和一些不是解决方案的方案;但是这个培训的好处在于用于自我分析,提出了很多管理上的问题,激发了大家的大量的讨论; 这样的培训,其实效果非常好——程序员善于解决问题,但是很多时候不善于发现和明确的提出问题,有人说,明确的提出问题,就是解决问题的一半,这是个好说 法。这个类型的培训,要点在于摆出问题,激发讨论,这样有讨论,参与讨论的人自然会受益。这让我想起了苏格拉底--通过提出问题来解决问题。

3. 听众问题驱动型

就 这么一些问题,就讲这些问题,就这么多的时间。比如给一个项目组做的IIS7的培训,确定就讲清楚web garden,app pool就好,其他的不要讲。 通过这个方式,让听课的人更好的准备,对培训后的结果有明确的期望。并如同testcase那样,知道输入什么,应该得到什么,不要弄一笔糊涂账。其他的 类型还有,比如商业培
训通常是教材驱动型培训,不是说系统思维不好,而是这样的方式,很容易照常一言堂,不如专一的讲专题来的更好;IT行业是基 于问题发展的,非常讲究实践,并且因人而异,因此系统视图,我看还是自己建立的好。当然继续干吧,现在还是在路上,还需要继续的努力耕耘,寻求阶段的收 获。

回头来看,很多问题显得更加清楚一些。我们做的比较好的是:

1. 邀请制,保证人员的层次都是比较高的。很多具体的技术在各个公司内不一定都通用,但是通过这些有技术背景的管理人员的抽象,更加容易在会员内形成共识,形 同可以有驱动力的决定,并在自己的公司内推行。比如我讲的“任我行企业重构的实践”,简单的推出了几个例子,以及如何把这些内容推广到公司之内的管理决 策,大家就觉得非常有价值,而一个会员提到的“scrum在本企业的实践”,我们公司也表达了希望更多合作的意愿,并且在公司内做了一次培训,大家也把思 想用到自己的项目组内。

2. 聚会为主,双向交流。因为聚会这样的场合,大家都可以有机会去发表意见,建立交流,这样的沟通形式更加容易得到双向的交流。比起单向的灌输,双方更加容易 受益。但是这一条是有前提的,前提就是这一帮人都是比较有思想的。而这一点有第一条来保证。不管做什么,人才都是第一位的。

3. 建立商务关联。这个时代,商务交流时最有就有牢固性的一种交流方法。就是说,交流时为了商务服务。通过沙龙这个平台,有出版社的会员在这个过程中挖掘机 会,2009年签订了3份约稿合同。有培训公司的会员,通过这个方式来获得培训机会,有招人的,通过这个平台来进行介绍。通过这样的合作,会员之间实际的 得到利益,并且彼此加深了了解,达到互通有无的目标。

2010年会做什么?我们现在有了初步的思考,并逐步在实践中去检验之。

1. 继续邀请制,但是会适当的放宽要求。核心团队建立后,我们就有资格做深度和广度的兼顾。不过聚会为主。从而获得更加Open的话题。现有的会员从讲课到建立话题库为主。
2. 继续加强商务关联。
3. 加强网络沟通。2009我们更多的通过邮件和邮件群组来做会议通知和总结,为了逐步的提升广度,网络是一个必须要考虑的方法。通过自建论坛或者网站,让我们的沙龙更加开放,更有沉淀。去年做的“主题转发”会继续做下去——它也是为第一条服务,建立更多的话题。

这些还是我个人的想法,会逐步的通过会议,邮件的方式和大家沟通,正如最初通过种种方式来形成章程,统一大家的基本共识一样,让这些工作成为每一个会员思考的问题,并逐步形成决策。

2010年,看起来是很有想象力的。

分享到:
评论

相关推荐

Global site tag (gtag.js) - Google Analytics